鄭必堅
  本次21世紀理事會北京會議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召開,時機很好。本次會議主題是“讀懂中國”。先聯繫近代以來三輪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歷程,看中國人是怎樣走過來的。
  事情要從鴉片戰爭以來幾代中國人的兩大歷史性追求說起。一要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,二要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。簡而言之,一要救亡圖存,二要振興發展。
  1956年,毛澤東說,中國如果不能把自己建設成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,那就要從地球上被開除球籍!時至今日,我們也許還應當說,如果我們不能在21世紀上半葉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成功實現現代化,實現中華文明偉大復興,我們遲早還是會面臨被開除球籍的危險!所以,近兩個世紀以來,“救亡圖存”和“振興發展”的深刻理念,就是當代“中國夢”最根本的邏輯起點和歷史起點。
  鴉片戰爭以後,世界發生了三輪經濟全球化,中國命運則發生了三次大轉折。第一輪經濟全球化始於1750年前後。1840年鴉片戰爭一巴掌把中國打入半殖民地!此後,中國人的“救亡圖存”和“振興發展”之夢就開始了。由此激發舊民主主義革命一浪接一浪,直到孫中山領導推翻帝制、建立民國。但辛亥革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,國勢繼續衰敗。
  19世紀末20世紀初,西方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。由於後起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,兩次世界大戰使得第二輪經濟全球化中斷了。與此同時,戰爭引起革命。先是俄國十月革命,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大革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。由此,中國獲得了真正的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。
  二戰後,美越戰爭失敗和蘇阿戰爭失敗,兩個超級大國的全球戰略部署先後遭受重挫。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,世界進入以和平與發展為時代主題的歷史新階段,新科技革命和第三輪經濟全球化起來了。這期間,搞大國爭霸和僵化社會主義模式的蘇聯垮臺了,而中國從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,實行改革開放,開創了一條在同經濟全球化相聯繫、獨立自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。這條道路也就是和平發展道路,至今走過了35年。以上是我從“讀懂中國”的角度所做的大線條論述。
  當然,世界上的事情是複雜的,往往呈現令人眼花繚亂的“兩重性”發展。即以當前的大國動向而論,一方面,和平發展是主流,各國利益相互依存日益廣泛深入;另一方面,霸權主義、強權政治仍是個別大國的行為特征。新型大國關係和傳統大國關係並存,而前者尚處於較為脆弱的新生態勢;後者則盤根錯節,相當頑固。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,人類社會無非三種作為:一是固守冷戰思維,搞各種形式的冷戰;二是世界大戰雖然打不起來,卻搞局部熱戰;三是走新路,構建國家之間、地區之間各種形式的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,謀求共同發展。對於前兩種,中國人都領教過,我們的態度第一是反對,第二是不怕。我們主張第三種作為,即在努力辦好自己國家的事情包括必要的國防建設、國家安全的基礎上,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。
  中國有句老話——人之相知,貴相知心。當今世界各國之間在拓展“利益匯合點”基礎上形成“利益共同體”,這反映了時代潮流、發展趨勢,應成為21世紀國際關係的核心特征。與此同時,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不可改變的戰略選擇,是當代世界和平發展的最重要動力之一。有了這兩點主要共識,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問題,其大輪廓就清晰了。▲(作者是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、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,本文摘自作者在21世紀理事會北京會議上的演講。)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zowpzkxlttz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